文案内容(文案屋wenanwu.cn)
1、什么是快乐呢?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满快乐。
2、发达社会的标准不是物质繁荣,而是平等安乐。生活富裕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在佛法中,我们学到的便是让今生来世平等安乐的方法。
3、根据此生修行的程度和发心,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佛有快慢,所以希求往生净土者应该精进修行。
4、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5、个人解脱的根源在于净化个人的身语意业,更进一步说,在于息灭个人内心的贪婪、嗔恨和执念,而不在于外部的环境。寂天菩萨说过,在整个大地铺上地毯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穿上鞋,我们就能免受荆棘砂砾之苦。同样道理,只要内心没有了贪嗔痴,我们就能免受外界的侵扰,从痛苦中解脱。
6、居士五戒,戒的是杀盗淫妄酒。不杀,体现的是仁爱的精神。远离不予取的行为,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不取,这是义。世人所说的不取不义之财便是这个道理。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诚信。饮酒会扰乱神智,让人失去控制力和觉察力,导致行为颠倒,言语失常,这是不智。由此可见,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处世。
7、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8、人生充满起伏变化,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计划都无法实现,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提醒自己:暇满难得,今已得;人寿无常,死期不定,务必要精进修行,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
9、反转无始以来的惯性模式,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而世事无常、人身难得易失,所以务必要抓住此生的机会奋力修行。
10、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11、放生是遣除违缘、迅速积累福慧资粮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了被解救的众生,也能增加自己现世的福报,获得健康长寿的善果,还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助缘。
12、不失正知正念,善待众生,宽容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13、慈悲心具体可分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训练中,慈悲的对象从亲近的人开始,将逐步扩展到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同时我们要记住,无论是分享还是分担,都应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质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14、所有的修行不离皈依,皈依是修行的开始,皈依是修行的过程,皈依是修行的结果。
15、身、语、意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皈依,即对佛陀的教诲真心认同,相信佛法一定能帮助自己了悟本心,相信僧宝的护持和引导。
16、当你决心敞开心胸,毫无成见地向佛陀学习解脱之法后,需要在一位具有教法传承的修行者面前通过身体和语言的行为把自己的决心庄重表达出来。这不是形式主义。修行的过程涵盖身、语、意三个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点,身、语、意皈依具足才是圆满的缘起。
17、传统上,我们把出离心解释为厌离轮回痛苦、追求解脱安乐的心。痛苦由执著而来,所以我们实际要远离的是执著。
18、在佛陀以大悲心,用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宣说的诸多积累资粮的法门中,供曼扎是殊胜而简单的修法。菩萨发心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修供曼扎时也应以发这样的菩提心为前提。
19、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20、无伪的信心可以穿越时间空间,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无所不在。
21、佛陀的一生就是为了启发我们、供我们学习、模仿而进行的演示。尽管我们还没有像佛陀那样彻底觉悟,但仍然可以帮助父母、家人了解解脱之道,尽己所能为他们的修行创造助缘。
22、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3、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想到自己的誓愿,想到生活的目标,眼前便开朗了...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让短暂而无法重来的人生有了意义。
24、修行意味着改变态度,对自己、对其他众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25、诚如佛经所云,带着虔敬的心来朝拜五台山,一定可以见到文殊菩萨。而文殊菩萨不一定是以手持宝剑与经函的报身佛的形象示现,他会以异彩纷呈的和众生心相应的形式显现,以此来加持度化众生。
26、成长的每一天里,不忘初心,单纯清澈,有着如孩童般的自在喜乐!
27、今生今世修行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只有精进修行的人才能不惧死亡,才能得到解脱的安乐。
28、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
29、初学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在帮助他人呢?发心纯正,真心为对方着想,这一点很关键。结果如何,则有赖于智慧与善巧。
30、佛法中讲“无我”的见解和修法,即是教我们如何对治烦恼障碍突破自身的局限。这样不仅自己更加自在快乐,也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轻了,在对别人考虑时便能更纯粹,客观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权衡利弊。
31、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一切的不善,而内心清净则能减少伤害。
32、人在世间走一遭,是来消受以前持戒修福的果报。虽说人这一生,福祸相倚、苦乐参半,福报、恶报都有显现,但总的说来,在轮回中能有苦乐参半、罪福同受的机会本身也是一种福报,因为如果投生饿鬼道、地狱道,连一刹那感受乐的机会都难得。
33、慈悲并不是单纯的忍让,首先,它需要有一颗柔和、开放、勇敢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所能做到的。
34、佛陀宣演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相应不同根机而传讲的实修之道。闻思修当中,修行最为关键。闻思是为实修做准备的,只有实际去修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35、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禀赋、性情、因缘,开示与之相应的法门,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安乐。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36、人在轮回中总有委屈和不得已,所以佛法的一项重要修行即是忍辱,在困境中,在窘迫之境,依然保持内心的开放与柔和,依然对众生怀着善意。
37、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象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悲悯。
38、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39、向善向恶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烦恼轻重的程度。若降服了自己的烦恼,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
40、一般人布施乞丐,多用的是零钱,纵使被骗被利用吧,又能损失到哪儿去?再说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要跟一个笑脸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施就是供养,无论哪一种,都是自他安乐之因。
41、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凭良心做事,不伤天害理,不损人利己。这个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若做到了,你尽可以在世间履行自己的本分,该怎样工作就怎样工作,凭正当进取、诚实劳动获得尊重、认可,以及财富、受用。佛法也没有禁止这个。佛法不要求所有人一沾上学佛的边,就必须放弃正在过的生活。
42、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43、活着,是因为关爱与求知。如果把关爱的范围扩大,由己及人及众生,那就是慈悲了。如果把求知的深度延展,由物及心,那就是智慧了。
44、人对物质很容易厌倦,没得到时不甘心,千方百计去争取,一旦满足却又立即生厌。一个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和厌倦的循环,导致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排遣负面情绪,保持生活的平衡喜乐。
45、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46、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无常是生命的规律,你会放松下来。
47、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 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有动力寻求解脱。
48、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49、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50、烦恼怎么来的?简单一点说,主要是欲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这叫贪、嗔、痴。降伏贪嗔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习。先慢慢扭转观念,再逐步养成新的行为习惯。
特殊声明(文案屋wenanwu.cn)
本文由文案屋(wenanwu.cn)整理发布,侵权删除。(Email: chiyuba666@gmail.com)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wenanwu.cn/lizhiwenan/2871.html
共有 0 条评论